第684章 見與不見
關燈
小
中
大
我國四大名樓有幾種說法:
1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鸛雀樓
2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蓬萊閣
3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越王樓
一、黃鶴樓
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,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。素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樓”之美譽。沖決巴山群峰,接納瀟湘雲水,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,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。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,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,龜蛇兩山相夾,江上舟輯如織,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。現樓為1981年重建,以清代“同治樓”為原型設計。樓址仍在蛇山頭。主樓高49米,共五層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,中部大廳正面墻上設大片浮雕(門票),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;三層設夾層回廊,陳列有關詩詞書畫;二、三、四層外有四面回廊,可供游人遠眺;五層為瞭望廳,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;附屬建築有仙棗亭、石照亭、黃鶴歸來小景等。
二、滕王閣
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的滕王閣,自唐高宗永徽四年(公元653年)建成之後,歷經磨難。在建閣至今的1300多年中屢毀屢建,而每次重修,不但都能夠再現古閣的風姿,而且規模也是越建越大。1926年滕王閣最後一次被毀於北洋軍閥鄧如琢手中。1983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了第29次滕王閣的重修工作,1989年落成。新閣共9層,高57.5米,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築,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。在閣的第六層東西兩面,各掛著寫有“滕王閣”三字的大匾,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字體;閣的三個明層四周,均建有平座欄桿,以供游人遠眺;在第五層的屏壁上,還鑲嵌著銅制的王勃《滕王閣序》碑;在滕王閣的門柱上,還有毛澤東親筆手書的《滕王閣序》中的佳句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。
三、岳陽樓
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陽樓,它是三國時期(公元215年)東吳將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所修。
建的閱兵臺,當時稱為閱軍樓。據記載,這就是最早的岳陽樓的原型,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。
四、蓬萊閣
蓬萊閣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6年(公元1061年),與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並稱為“中國四大名樓“。蓬萊閣矗立於丹崖山巔,雲海簇擁浪山輕托,海山美景層出不窮。整個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蓬萊閣、天後宮、龍五宮、呂祖殿、三清殿、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,占地面積1.89萬平方公裏。因為蓬萊閣的神奇景象和宏偉規模,與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並稱為“中國四大名樓”。閣內文人墨寶、楹聯石刻,不勝枚舉。
五、越王樓
為中國文化名樓之一的越王樓,位於今四川省綿陽市,規模宏大、富麗堂皇。恢覆重建後的越王樓,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。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築之最(現今滕王閣高57.2米,黃鶴樓高52.6米,鸛鵲樓高72米,岳陽樓高32米);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,共收錄包括李白、杜甫、王勃、陸游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(黃鶴樓112篇,滕王閣86篇,岳陽樓、鸛雀樓雖有名詩文,但並不多),可謂“一座越王樓,半部中國文學史”;詩文作者檔次最高,除詩仙李白、詩聖杜甫外,幾乎涵蓋唐代以後的著名詩壇泰鬥,算得上“天下詩文第一樓”。
六、鸛雀樓
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,共六層,前對中條山,下臨黃河,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。它與武昌黃鶴樓、洞庭湖畔岳陽樓、南昌滕王閣齊名,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。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(顴,鶴一類水鳥)棲於其上,所以得名。該樓始建於北周(公元557——0),廢毀於元初。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,後水退卻。由於樓體壯觀,結構奇巧,加之區位優勢,風景秀麗,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,其中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詩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裏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堪稱千古絕唱,流傳於海內外。
黃鶴樓湖北武漢
岳陽樓湖南岳陽
滕王閣江西南昌
蓬萊閣山東蓬萊
一、蓬萊閣
蓬萊,因有海市之勝,歷史上曾是秦、漢之君巡幸的地方;之後,八仙過海的傳說又長久地依附在這裏,遂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仙境。
蓬萊閣即緣此而建,坐落在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。丹崖拔海面起,通體赭紅,與浩茫的碧水相映,時有雲煙繚繞,蓬萊閣高居其上,“仙閣淩空”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。
蓬萊閣為“中國古代四大名樓”之一,創修於宋嘉佑六年。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蓬萊閣記》
世傳蓬萊、方丈、瀛洲在海之中,皆神仙所居,人莫能及其處。其言恍惚詭異,多出方士之說,難於取信。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,豈非秦漢之君東游以追其跡,意神仙果可求也,蓬萊不得見,而空名其邑曰蓬萊?使後傳以為惑。據方士三山之說,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,又言仙者宮室偉大,氣序和平之狀,餐其草木,則可以長生不死。長往之士,莫不欲到其境而脫於無何有之鄉。際海而望,翕然註想物外,不惑其說者有矣。
二、岳陽樓
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,岳陽市西門城墻上,西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、北望滾滾東去的萬裏長江,水光樓影,相映成趣,素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”的盛譽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。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,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,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“閱軍樓”,西晉南北朝時稱“巴陵城樓”,初唐時,稱為“南樓”,中唐李白賦詩之後,始稱“岳陽樓”。岳陽樓高21.5米,三層、飛檐、純木結構。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,造型奇偉,曲線流暢,陡而覆翹,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,名叫盔頂。盔頂下的如意鬥拱,狀如蜂窩玲瓏剔透。“岳陽樓”匾額為郭沫若手書。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、韓愈、劉禹錫、白居易、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,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,使岳陽樓名揚天下。公元1045年,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重修岳陽樓,並請好友、文學家範仲淹作了《岳陽樓記》,從此,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。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。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。一、二樓各嵌有一副《岳陽樓記》雕屏,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覆品;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,字型方正、筆力雄渾、技法多變、獨具匠心,為傳世一級珍品。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《登岳陽樓》,筆法雄健奔放、形神兼備。雕屏金光耀眼、熠熠生輝。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岳陽樓記》(宋)範仲淹
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。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。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於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若夫霪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,日星隱耀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;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裏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;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嗟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噫,微斯人,吾誰與歸!
三、滕王閣
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,無論其高度,還是面積,均遠勝於歷代四閣,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,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,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。滕王閣始建於宋代,後幾經興廢,明代景泰年間(公元14501456年),巡撫都禦使韓雍重修,其規模為:三層,高27米,寬約14米。今重修後的滕王閣,連地下室共九層,高57.5米,占地達47000平方米。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。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,命諸臣、文人賦詩真詞,觀看燈火。
“江南三大名樓”之一的騰王閣,屢毀屢建達二十八次之多。新落成的騰王閣,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,充分表現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”的氣勢。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,用作古樂、歌舞、戲曲的表演廳;展覽館等。登樓眺望,南昌景致盡收眼底。
附:滕王閣序(節選)(唐)王勃
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。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。雄州霧列,俊采星馳,臺隍枕夷夏之交,賓主盡東南之美。都督閻公之雅望,棨戟遙臨;宇文新州之懿範,襜帷暫駐。十旬休假,勝友如雲;千裏逢迎,高朋滿座。騰蛟起鳳,孟學士之詞宗;紫電青霜,王將軍之武庫。家君作宰,路出名區;童子何知,躬逢勝餞。
時維九月,序屬三秋。潦水盡而寒潭清,煙光凝而暮山紫。儼驂騑於上路,訪風景於崇阿。臨帝子之長洲,得仙人之舊館。層臺聳翠,上出重霄;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鶴汀鳧渚,窮島嶼之縈回;桂殿蘭宮,列岡巒之體勢。披繡闥,俯雕甍,山原曠其盈視,川澤盱其駭矚。閭閻撲地,鐘鳴鼎食之家;舸艦迷津,青雀黃龍之軸。虹銷雨霽,彩徹區明。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;雁陣驚寒,聲斷衡陽之浦。
遙襟俯暢,逸興遄飛。爽籟發而清風生,纖歌凝而白雲遏。睢園綠竹,氣淩彭澤之樽;鄴水朱華,光照臨川之筆。四美具,二難並。窮睇眄於中天,極娛游於暇日。
四、黃鶴樓
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,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,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(公元223年),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,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大火。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,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,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,宴客、會友、吟詩、賞的游覽勝地。
歷代的名人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、賈島、夏竦、陸游等都曾先到這裏游覽,吟詩、作賦。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名作: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戚戚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”。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,放眼楚天,胸襟開闊,詩興大發,正要提筆寫詩時,卻崔顥的詩,自愧不如只好說:“眼前有景到不得,崔顥提詩在上頭”。崔顥提,李白擱筆,從此名氣大盛。
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,占用了黃鶴樓舊址,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。樓共五層,高50.4米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、碑廊、山門等建築。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。
黃鶴樓內部,層層風格不相同。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,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,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“白雲黃鶴”陶瓷壁畫,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:爽氣西來,雲霧掃開天地撼;大江東去,波濤洗凈古今愁。二樓大廳正面墻上,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《黃鶴樓記》,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;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,一幅是“孫權築城”,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;另一幅是“周瑜設宴”,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。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“繡像畫”,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等,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。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,內置當代名人字畫,供游客欣賞、選購。頂層大廳有《長江萬裏圖》等長卷、壁畫。
附:黃鶴樓崔顥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參考資料:東北新聞網>生活頻道>游山玩水>
黃鶴樓湖北武漢
岳陽樓湖南岳陽
滕王閣江西南昌
蓬萊閣山東蓬萊
一、蓬萊閣
蓬萊,因有海市之勝,歷史上曾是秦、漢之君巡幸的地方;之後,八仙過海的傳說又長久地依附在這裏,遂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仙境。
蓬萊閣即緣此而建,坐落在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。丹崖拔海面起,通體赭紅,與浩茫的碧水相映,時有雲煙繚繞,蓬萊閣高居其上,“仙閣淩空”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。
蓬萊閣為“中國古代四大名樓”之一,創修於宋嘉佑六年。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蓬萊閣記》
世傳蓬萊、方丈、瀛洲在海之中,皆神仙所居,人莫能及其處。其言恍惚詭異,多出方士之說,難於取信。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,豈非秦漢之君東游以追其跡,意神仙果可求也,蓬萊不得見,而空名其邑曰蓬萊?使後傳以為惑。據方士三山之說,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,又言仙者宮室偉大,氣序和平之狀,餐其草木,則可以長生不死。長往之士,莫不欲到其境而脫於無何有之鄉。際海而望,翕然註想物外,不惑其說者有矣。
二、岳陽樓
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,岳陽市西門城墻上,西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、北望滾滾東去的萬裏長江,水光樓影,相映成趣,素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”的盛譽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。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,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,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“閱軍樓”,西晉南北朝時稱“巴陵城樓”,初唐時,稱為“南樓”,中唐李白賦詩之後,始稱“岳陽樓”。岳陽樓高21.5米,三層、飛檐、純木結構。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,造型奇偉,曲線流暢,陡而覆翹,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,名叫盔頂。盔頂下的如意鬥拱,狀如蜂窩玲瓏剔透。“岳陽樓”匾額為郭沫若手書。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、韓愈、劉禹錫、白居易、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,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,使岳陽樓名揚天下。公元1045年,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重修岳陽樓,並請好友、文學家範仲淹作了《岳陽樓記》,從此,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。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。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。一、二樓各嵌有一副《岳陽樓記》雕屏,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覆品;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,字型方正、筆力雄渾、技法多變、獨具匠心,為傳世一級珍品。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《登岳陽樓》,筆法雄健奔放、形神兼備。雕屏金光耀眼、熠熠生輝。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岳陽樓記》(宋)範仲淹
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。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。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於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若夫霪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,日星隱耀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;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裏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;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嗟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噫,微斯人,吾誰與歸!
三、滕王閣
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,無論其高度,還是面積,均遠勝於歷代四閣,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,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,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。滕王閣始建於宋代,後幾經興廢,明代景泰年間(公元14501456年),巡撫都禦使韓雍重修,其規模為:三層,高27米,寬約14米。今重修後的滕王閣,連地下室共九層,高57.5米,占地達47000平方米。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。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,命諸臣、文人賦詩真詞,觀看燈火。
“江南三大名樓”之一的騰王閣,屢毀屢建達二十八次之多。新落成的騰王閣,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,充分表現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”的氣勢。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,用作古樂、歌舞、戲曲的表演廳;展覽館等。登樓眺望,南昌景致盡收眼底。
附:滕王閣序(節選)(唐)王勃
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。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。雄州霧列,俊采星馳,臺隍枕夷夏之交,賓主盡東南之美。都督閻公之雅望,棨戟遙臨;宇文新州之懿範,襜帷暫駐。十旬休假,勝友如雲;千裏逢迎,高朋滿座。騰蛟起鳳,孟學士之詞宗;紫電青霜,王將軍之武庫。家君作宰,路出名區;童子何知,躬逢勝餞。
時維九月,序屬三秋。潦水盡而寒潭清,煙光凝而暮山紫。儼驂騑於上路,訪風景於崇阿。臨帝子之長洲,得仙人之舊館。層臺聳翠,上出重霄;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鶴汀鳧渚,窮島嶼之縈回;桂殿蘭宮,列岡巒之體勢。披繡闥,俯雕甍,山原曠其盈視,川澤盱其駭矚。閭閻撲地,鐘鳴鼎食之家;舸艦迷津,青雀黃龍之軸。虹銷雨霽,彩徹區明。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;雁陣驚寒,聲斷衡陽之浦。
遙襟俯暢,逸興遄飛。爽籟發而清風生,纖歌凝而白雲遏。睢園綠竹,氣淩彭澤之樽;鄴水朱華,光照臨川之筆。四美具,二難並。窮睇眄於中天,極娛游於暇日。
四、黃鶴樓
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,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,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(公元223年),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,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大火。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,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,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,宴客、會友、吟詩、賞的游覽勝地。
歷代的名人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、賈島、夏竦、陸游等都曾先到這裏游覽,吟詩、作賦。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名作: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戚戚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”。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,放眼楚天,胸襟開闊,詩興大發,正要提筆寫詩時,卻崔顥的詩,自愧不如只好說:“眼前有景到不得,崔顥提詩在上頭”。崔顥提,李白擱筆,從此名氣大盛。
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,占用了黃鶴樓舊址,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。樓共五層,高50.4米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、碑廊、山門等建築。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。
黃鶴樓內部,層層風格不相同。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,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,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“白雲黃鶴”陶瓷壁畫,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:爽氣西來,雲霧掃開天地撼;大江東去,波濤洗凈古今愁。二樓大廳正面墻上,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《黃鶴樓記》,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;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,一幅是“孫權築城”,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;另一幅是“周瑜設宴”,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。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“繡像畫”,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等,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。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,內置當代名人字畫,供游客欣賞、選購。頂層大廳有《長江萬裏圖》等長卷、壁畫。
附:黃鶴樓崔顥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參考資料:東北新聞網>生活頻道>游山玩水>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1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鸛雀樓
2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蓬萊閣
3、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、越王樓
一、黃鶴樓
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,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。素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樓”之美譽。沖決巴山群峰,接納瀟湘雲水,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,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。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,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,龜蛇兩山相夾,江上舟輯如織,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。現樓為1981年重建,以清代“同治樓”為原型設計。樓址仍在蛇山頭。主樓高49米,共五層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,中部大廳正面墻上設大片浮雕(門票),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;三層設夾層回廊,陳列有關詩詞書畫;二、三、四層外有四面回廊,可供游人遠眺;五層為瞭望廳,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;附屬建築有仙棗亭、石照亭、黃鶴歸來小景等。
二、滕王閣
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的滕王閣,自唐高宗永徽四年(公元653年)建成之後,歷經磨難。在建閣至今的1300多年中屢毀屢建,而每次重修,不但都能夠再現古閣的風姿,而且規模也是越建越大。1926年滕王閣最後一次被毀於北洋軍閥鄧如琢手中。1983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了第29次滕王閣的重修工作,1989年落成。新閣共9層,高57.5米,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築,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。在閣的第六層東西兩面,各掛著寫有“滕王閣”三字的大匾,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字體;閣的三個明層四周,均建有平座欄桿,以供游人遠眺;在第五層的屏壁上,還鑲嵌著銅制的王勃《滕王閣序》碑;在滕王閣的門柱上,還有毛澤東親筆手書的《滕王閣序》中的佳句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。
三、岳陽樓
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陽樓,它是三國時期(公元215年)東吳將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所修。
建的閱兵臺,當時稱為閱軍樓。據記載,這就是最早的岳陽樓的原型,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。
四、蓬萊閣
蓬萊閣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6年(公元1061年),與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並稱為“中國四大名樓“。蓬萊閣矗立於丹崖山巔,雲海簇擁浪山輕托,海山美景層出不窮。整個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蓬萊閣、天後宮、龍五宮、呂祖殿、三清殿、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,占地面積1.89萬平方公裏。因為蓬萊閣的神奇景象和宏偉規模,與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並稱為“中國四大名樓”。閣內文人墨寶、楹聯石刻,不勝枚舉。
五、越王樓
為中國文化名樓之一的越王樓,位於今四川省綿陽市,規模宏大、富麗堂皇。恢覆重建後的越王樓,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。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築之最(現今滕王閣高57.2米,黃鶴樓高52.6米,鸛鵲樓高72米,岳陽樓高32米);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,共收錄包括李白、杜甫、王勃、陸游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(黃鶴樓112篇,滕王閣86篇,岳陽樓、鸛雀樓雖有名詩文,但並不多),可謂“一座越王樓,半部中國文學史”;詩文作者檔次最高,除詩仙李白、詩聖杜甫外,幾乎涵蓋唐代以後的著名詩壇泰鬥,算得上“天下詩文第一樓”。
六、鸛雀樓
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,共六層,前對中條山,下臨黃河,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。它與武昌黃鶴樓、洞庭湖畔岳陽樓、南昌滕王閣齊名,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。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(顴,鶴一類水鳥)棲於其上,所以得名。該樓始建於北周(公元557——0),廢毀於元初。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,後水退卻。由於樓體壯觀,結構奇巧,加之區位優勢,風景秀麗,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,其中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詩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裏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堪稱千古絕唱,流傳於海內外。
黃鶴樓湖北武漢
岳陽樓湖南岳陽
滕王閣江西南昌
蓬萊閣山東蓬萊
一、蓬萊閣
蓬萊,因有海市之勝,歷史上曾是秦、漢之君巡幸的地方;之後,八仙過海的傳說又長久地依附在這裏,遂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仙境。
蓬萊閣即緣此而建,坐落在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。丹崖拔海面起,通體赭紅,與浩茫的碧水相映,時有雲煙繚繞,蓬萊閣高居其上,“仙閣淩空”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。
蓬萊閣為“中國古代四大名樓”之一,創修於宋嘉佑六年。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蓬萊閣記》
世傳蓬萊、方丈、瀛洲在海之中,皆神仙所居,人莫能及其處。其言恍惚詭異,多出方士之說,難於取信。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,豈非秦漢之君東游以追其跡,意神仙果可求也,蓬萊不得見,而空名其邑曰蓬萊?使後傳以為惑。據方士三山之說,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,又言仙者宮室偉大,氣序和平之狀,餐其草木,則可以長生不死。長往之士,莫不欲到其境而脫於無何有之鄉。際海而望,翕然註想物外,不惑其說者有矣。
二、岳陽樓
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,岳陽市西門城墻上,西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、北望滾滾東去的萬裏長江,水光樓影,相映成趣,素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”的盛譽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。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,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,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“閱軍樓”,西晉南北朝時稱“巴陵城樓”,初唐時,稱為“南樓”,中唐李白賦詩之後,始稱“岳陽樓”。岳陽樓高21.5米,三層、飛檐、純木結構。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,造型奇偉,曲線流暢,陡而覆翹,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,名叫盔頂。盔頂下的如意鬥拱,狀如蜂窩玲瓏剔透。“岳陽樓”匾額為郭沫若手書。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、韓愈、劉禹錫、白居易、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,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,使岳陽樓名揚天下。公元1045年,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重修岳陽樓,並請好友、文學家範仲淹作了《岳陽樓記》,從此,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。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。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。一、二樓各嵌有一副《岳陽樓記》雕屏,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覆品;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,字型方正、筆力雄渾、技法多變、獨具匠心,為傳世一級珍品。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《登岳陽樓》,筆法雄健奔放、形神兼備。雕屏金光耀眼、熠熠生輝。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岳陽樓記》(宋)範仲淹
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。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。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於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若夫霪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,日星隱耀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;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裏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;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嗟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噫,微斯人,吾誰與歸!
三、滕王閣
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,無論其高度,還是面積,均遠勝於歷代四閣,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,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,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。滕王閣始建於宋代,後幾經興廢,明代景泰年間(公元14501456年),巡撫都禦使韓雍重修,其規模為:三層,高27米,寬約14米。今重修後的滕王閣,連地下室共九層,高57.5米,占地達47000平方米。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。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,命諸臣、文人賦詩真詞,觀看燈火。
“江南三大名樓”之一的騰王閣,屢毀屢建達二十八次之多。新落成的騰王閣,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,充分表現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”的氣勢。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,用作古樂、歌舞、戲曲的表演廳;展覽館等。登樓眺望,南昌景致盡收眼底。
附:滕王閣序(節選)(唐)王勃
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。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。雄州霧列,俊采星馳,臺隍枕夷夏之交,賓主盡東南之美。都督閻公之雅望,棨戟遙臨;宇文新州之懿範,襜帷暫駐。十旬休假,勝友如雲;千裏逢迎,高朋滿座。騰蛟起鳳,孟學士之詞宗;紫電青霜,王將軍之武庫。家君作宰,路出名區;童子何知,躬逢勝餞。
時維九月,序屬三秋。潦水盡而寒潭清,煙光凝而暮山紫。儼驂騑於上路,訪風景於崇阿。臨帝子之長洲,得仙人之舊館。層臺聳翠,上出重霄;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鶴汀鳧渚,窮島嶼之縈回;桂殿蘭宮,列岡巒之體勢。披繡闥,俯雕甍,山原曠其盈視,川澤盱其駭矚。閭閻撲地,鐘鳴鼎食之家;舸艦迷津,青雀黃龍之軸。虹銷雨霽,彩徹區明。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;雁陣驚寒,聲斷衡陽之浦。
遙襟俯暢,逸興遄飛。爽籟發而清風生,纖歌凝而白雲遏。睢園綠竹,氣淩彭澤之樽;鄴水朱華,光照臨川之筆。四美具,二難並。窮睇眄於中天,極娛游於暇日。
四、黃鶴樓
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,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,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(公元223年),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,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大火。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,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,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,宴客、會友、吟詩、賞的游覽勝地。
歷代的名人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、賈島、夏竦、陸游等都曾先到這裏游覽,吟詩、作賦。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名作: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戚戚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”。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,放眼楚天,胸襟開闊,詩興大發,正要提筆寫詩時,卻崔顥的詩,自愧不如只好說:“眼前有景到不得,崔顥提詩在上頭”。崔顥提,李白擱筆,從此名氣大盛。
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,占用了黃鶴樓舊址,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。樓共五層,高50.4米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、碑廊、山門等建築。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。
黃鶴樓內部,層層風格不相同。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,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,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“白雲黃鶴”陶瓷壁畫,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:爽氣西來,雲霧掃開天地撼;大江東去,波濤洗凈古今愁。二樓大廳正面墻上,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《黃鶴樓記》,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;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,一幅是“孫權築城”,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;另一幅是“周瑜設宴”,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。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“繡像畫”,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等,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。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,內置當代名人字畫,供游客欣賞、選購。頂層大廳有《長江萬裏圖》等長卷、壁畫。
附:黃鶴樓崔顥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參考資料:東北新聞網>生活頻道>游山玩水>
黃鶴樓湖北武漢
岳陽樓湖南岳陽
滕王閣江西南昌
蓬萊閣山東蓬萊
一、蓬萊閣
蓬萊,因有海市之勝,歷史上曾是秦、漢之君巡幸的地方;之後,八仙過海的傳說又長久地依附在這裏,遂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仙境。
蓬萊閣即緣此而建,坐落在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。丹崖拔海面起,通體赭紅,與浩茫的碧水相映,時有雲煙繚繞,蓬萊閣高居其上,“仙閣淩空”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。
蓬萊閣為“中國古代四大名樓”之一,創修於宋嘉佑六年。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蓬萊閣記》
世傳蓬萊、方丈、瀛洲在海之中,皆神仙所居,人莫能及其處。其言恍惚詭異,多出方士之說,難於取信。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,豈非秦漢之君東游以追其跡,意神仙果可求也,蓬萊不得見,而空名其邑曰蓬萊?使後傳以為惑。據方士三山之說,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,又言仙者宮室偉大,氣序和平之狀,餐其草木,則可以長生不死。長往之士,莫不欲到其境而脫於無何有之鄉。際海而望,翕然註想物外,不惑其說者有矣。
二、岳陽樓
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,岳陽市西門城墻上,西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、北望滾滾東去的萬裏長江,水光樓影,相映成趣,素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”的盛譽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。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,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,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“閱軍樓”,西晉南北朝時稱“巴陵城樓”,初唐時,稱為“南樓”,中唐李白賦詩之後,始稱“岳陽樓”。岳陽樓高21.5米,三層、飛檐、純木結構。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,造型奇偉,曲線流暢,陡而覆翹,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,名叫盔頂。盔頂下的如意鬥拱,狀如蜂窩玲瓏剔透。“岳陽樓”匾額為郭沫若手書。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、韓愈、劉禹錫、白居易、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,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,使岳陽樓名揚天下。公元1045年,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重修岳陽樓,並請好友、文學家範仲淹作了《岳陽樓記》,從此,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。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。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。一、二樓各嵌有一副《岳陽樓記》雕屏,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覆品;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,字型方正、筆力雄渾、技法多變、獨具匠心,為傳世一級珍品。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《登岳陽樓》,筆法雄健奔放、形神兼備。雕屏金光耀眼、熠熠生輝。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附:《岳陽樓記》(宋)範仲淹
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。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。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於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若夫霪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,日星隱耀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;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裏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;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嗟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噫,微斯人,吾誰與歸!
三、滕王閣
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,無論其高度,還是面積,均遠勝於歷代四閣,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,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。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,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。滕王閣始建於宋代,後幾經興廢,明代景泰年間(公元14501456年),巡撫都禦使韓雍重修,其規模為:三層,高27米,寬約14米。今重修後的滕王閣,連地下室共九層,高57.5米,占地達47000平方米。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。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,命諸臣、文人賦詩真詞,觀看燈火。
“江南三大名樓”之一的騰王閣,屢毀屢建達二十八次之多。新落成的騰王閣,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,充分表現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”的氣勢。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,用作古樂、歌舞、戲曲的表演廳;展覽館等。登樓眺望,南昌景致盡收眼底。
附:滕王閣序(節選)(唐)王勃
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。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。雄州霧列,俊采星馳,臺隍枕夷夏之交,賓主盡東南之美。都督閻公之雅望,棨戟遙臨;宇文新州之懿範,襜帷暫駐。十旬休假,勝友如雲;千裏逢迎,高朋滿座。騰蛟起鳳,孟學士之詞宗;紫電青霜,王將軍之武庫。家君作宰,路出名區;童子何知,躬逢勝餞。
時維九月,序屬三秋。潦水盡而寒潭清,煙光凝而暮山紫。儼驂騑於上路,訪風景於崇阿。臨帝子之長洲,得仙人之舊館。層臺聳翠,上出重霄;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鶴汀鳧渚,窮島嶼之縈回;桂殿蘭宮,列岡巒之體勢。披繡闥,俯雕甍,山原曠其盈視,川澤盱其駭矚。閭閻撲地,鐘鳴鼎食之家;舸艦迷津,青雀黃龍之軸。虹銷雨霽,彩徹區明。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;雁陣驚寒,聲斷衡陽之浦。
遙襟俯暢,逸興遄飛。爽籟發而清風生,纖歌凝而白雲遏。睢園綠竹,氣淩彭澤之樽;鄴水朱華,光照臨川之筆。四美具,二難並。窮睇眄於中天,極娛游於暇日。
四、黃鶴樓
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,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,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(公元223年),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,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大火。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,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,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,宴客、會友、吟詩、賞的游覽勝地。
歷代的名人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、賈島、夏竦、陸游等都曾先到這裏游覽,吟詩、作賦。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名作: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戚戚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”。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,放眼楚天,胸襟開闊,詩興大發,正要提筆寫詩時,卻崔顥的詩,自愧不如只好說:“眼前有景到不得,崔顥提詩在上頭”。崔顥提,李白擱筆,從此名氣大盛。
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,占用了黃鶴樓舊址,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。樓共五層,高50.4米,攢尖頂,層層飛檐,四望如一。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、碑廊、山門等建築。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。
黃鶴樓內部,層層風格不相同。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,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,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“白雲黃鶴”陶瓷壁畫,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:爽氣西來,雲霧掃開天地撼;大江東去,波濤洗凈古今愁。二樓大廳正面墻上,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《黃鶴樓記》,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;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,一幅是“孫權築城”,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;另一幅是“周瑜設宴”,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。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“繡像畫”,如崔顥、李白、白居易等,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。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,內置當代名人字畫,供游客欣賞、選購。頂層大廳有《長江萬裏圖》等長卷、壁畫。
附:黃鶴樓崔顥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覆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參考資料:東北新聞網>生活頻道>游山玩水>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